竞争火热赛道打造高质量数字藏品平台亟不可待

作者:Archer@UNIBFF New特约分析师
编辑:Sara

数字藏品市场发展迅猛

自去年以来,数字藏品在国内火了起来。这些基于传统艺术品的数字化内容既有传统书画作品《千里江山图》《仕女蹴鞠图》等,也有对历史文物的修复重现及二次创作,如敦煌壁画修复图、数字秦俑等,还有传统戏曲名家的唱片,如“梅尚程荀”四大名旦演唱选段等。除传统艺术作品外,数字藏品也涉及多个领域,如天坛建筑群系列中3D再现鎏金宝顶、中国天气的“拥抱星辰大海”中国风云气象卫星系列数字藏品等,涵盖建筑、气象、人工智能、文娱等多个领域。

竞争火热赛道打造高质量数字藏品平台亟不可待

数字藏品是源于国外的NFT,逐渐发展到国内,并在国内呈现迅速落地发展的趋势,尤其应用场景十分广泛,带火了博物馆、文博、艺术作品、动漫、IP原创作品、版权等行业。2021年中国数字藏品销售额为1.5亿元,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150%左右的增长速度,预计2026年,中国数字藏品销售额将达到151.12亿元。

“国家队”入场再添一把火

2022年2月,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腾讯、蚂蚁集团、北京邮电大学、之江实验室等机构共同提出的《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藏品服务技术框架》国际标准项目立项建议获得通过,这是国际上首个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藏品领域应用的标准,对数字藏品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。

7月18日,数字著作权藏品平台——“天工数藏” 发布首测。天工数藏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(ICDC)集团旗下数字藏品展现与交流的官方平台。国家工信部的进场,对数字藏品的合规管理发展趋势将有着积极意义。据《中国网财经》报道,截至8月15日,已有20家以上“国家队”数藏平台上线。

而仅在今年的7月至今,一共有6家国有制环境数藏平台进场。7月23日,中国邮政快递文化创意数字藏品平台将在发布试运转;7月25日,光明网集团旗下进气格栅艺云数字藏品平台公布发布; 7月27日,河南电视集团旗下的河彼得数字星体正式启动。8月1日,大河报·豫视频官方数字藏品服务项目平台——“江河数藏”正式启动。

中国版权协会副秘书长、上海中视瑞特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总裁王旗觉得,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数藏平台质量良莠不齐,以“个人收藏”之名行“当韭菜割”之实的“混水摸鱼”者诸多,促使业界对数字藏品未来发展趋势存有顾虑,而 “中国国家队”进入乃为市场发展增添了正向的能量。有专家分析称,由“国家队”专门为数字藏品打造的联盟链,可以保证数字藏品的价值与安全可靠性,“相信会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”。

竞争火热赛道打造高质量数字藏品平台亟不可待

平台下不可忽视的暗流涌动

相比于上半年的高歌猛进,进入下半年来,数字藏品市场表现冷清,消费者参与数字藏品交易的兴趣在减退。不仅买方市场遇冷,不少平台也宣告关停。比如在腾讯幻核之前,6月27日,数字藏品平台予藏发布公告宣布关停业务并进行清退。7月3日,数字藏品平台赛博艺术和嘉熠元艺也分别公告称,收到当地有关部门通知,要求审核平台有关资质,并临时关闭市场。

元宇宙产业委、火大教育等机构共同发布的《2022上半年全球NFT数字藏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2年6月13日,入局数字藏品领域企业数量已达到589家,而交易用户总量仅300万人。一些企业在尝试数字藏品时,并不是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促进市场规模增长,而是通过大量发行同质化严重、良莠不齐的产品来实现扩张,用户规模却无法取得新突破,损害了市场可持续发展。

2022年2月18日,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《关于防范以“元宇宙”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》,指出存在不少编造虚假元宇宙投资项目、以元宇宙区块链游戏诈骗、炒作元宇宙房地产、从事元宇宙虚拟币非法牟利等违法犯罪活动。尽管数字藏品在风险性上远低于NFT,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。数字藏品在发行过程中关于内容审核、版权保护、数据安全的规则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。底层区块链技术贯穿数字藏品的整个生命周期,完整地提供了数字藏品的铸造、发行与流转全过程,底层技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。但现有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多种多样,并非每家公司在区块链技术方面都有深厚的积淀,如果相关智能合约代码不完善,就很容易被黑客钻空子,对项目进行攻击、盗取用户信息等。

竞争火热赛道打造高质量数字藏品平台亟不可待

急需打造高质量平台

为保证数字藏品行业安全、合规、可持续发展,需要针对数字藏品实施有效监管,其中数字藏品平台的规范和高质量打造是亟不可待的。

首先,应明确数字藏品的属性,为具体藏品是属于艺术品、纪念品、金融产品还是其他提出分类标准,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发行管理办法;其次,应明确平台资质要求,比如是否需要具备拍卖资质、艺术品经营活动备案或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等;此外,还应确立平台的监管义务,比如要求平台严格审核发布的数字藏品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,或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内容合规性进行审核等,确保数字藏品创作的正向发展。

目前,我国数字藏品主要是作为发展文化产业、促进文化创新的工具和成果,而绝非是一个金融产品,二级市场虽然能为平台带来短期高昂收入,但其中风险巨大且难以预测。让文化的归文化,金融的回金融,才是我国数字藏品市场的应有归宿。在这种趋势下,一些平台正在开辟高质量发展方向,向着长远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,如可创CreateSea强调数字藏品的原创性,将数字藏品结合知识产权认证,用实际的产品价值以及其衍生出的稀缺性来支撑数字藏品的价格,用底蕴吸引消费者,促进文化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良性互动。因此高质量平台的打造,只有更加尊重市场,尊重数字版权,尊重消费者才能帮助元宇宙企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,这也正是数字藏品市场的未来必由之路、发展方向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UNIBFF News官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原作者出处。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请用户谨慎对待。

(1)
上一篇 2022年 9月 1日 下午12:47
下一篇 2022年 9月 2日 下午3:43

相关推荐

竞争火热赛道打造高质量数字藏品平台亟不可待

星期四 2022-09-01 13:47:38

作者:Archer@UNIBFF New特约分析师
编辑:Sara

数字藏品市场发展迅猛

自去年以来,数字藏品在国内火了起来。这些基于传统艺术品的数字化内容既有传统书画作品《千里江山图》《仕女蹴鞠图》等,也有对历史文物的修复重现及二次创作,如敦煌壁画修复图、数字秦俑等,还有传统戏曲名家的唱片,如“梅尚程荀”四大名旦演唱选段等。除传统艺术作品外,数字藏品也涉及多个领域,如天坛建筑群系列中3D再现鎏金宝顶、中国天气的“拥抱星辰大海”中国风云气象卫星系列数字藏品等,涵盖建筑、气象、人工智能、文娱等多个领域。

竞争火热赛道打造高质量数字藏品平台亟不可待

数字藏品是源于国外的NFT,逐渐发展到国内,并在国内呈现迅速落地发展的趋势,尤其应用场景十分广泛,带火了博物馆、文博、艺术作品、动漫、IP原创作品、版权等行业。2021年中国数字藏品销售额为1.5亿元,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150%左右的增长速度,预计2026年,中国数字藏品销售额将达到151.12亿元。

“国家队”入场再添一把火

2022年2月,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腾讯、蚂蚁集团、北京邮电大学、之江实验室等机构共同提出的《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藏品服务技术框架》国际标准项目立项建议获得通过,这是国际上首个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藏品领域应用的标准,对数字藏品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。

7月18日,数字著作权藏品平台——“天工数藏” 发布首测。天工数藏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(ICDC)集团旗下数字藏品展现与交流的官方平台。国家工信部的进场,对数字藏品的合规管理发展趋势将有着积极意义。据《中国网财经》报道,截至8月15日,已有20家以上“国家队”数藏平台上线。

而仅在今年的7月至今,一共有6家国有制环境数藏平台进场。7月23日,中国邮政快递文化创意数字藏品平台将在发布试运转;7月25日,光明网集团旗下进气格栅艺云数字藏品平台公布发布; 7月27日,河南电视集团旗下的河彼得数字星体正式启动。8月1日,大河报·豫视频官方数字藏品服务项目平台——“江河数藏”正式启动。

中国版权协会副秘书长、上海中视瑞特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总裁王旗觉得,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数藏平台质量良莠不齐,以“个人收藏”之名行“当韭菜割”之实的“混水摸鱼”者诸多,促使业界对数字藏品未来发展趋势存有顾虑,而 “中国国家队”进入乃为市场发展增添了正向的能量。有专家分析称,由“国家队”专门为数字藏品打造的联盟链,可以保证数字藏品的价值与安全可靠性,“相信会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”。

竞争火热赛道打造高质量数字藏品平台亟不可待

平台下不可忽视的暗流涌动

相比于上半年的高歌猛进,进入下半年来,数字藏品市场表现冷清,消费者参与数字藏品交易的兴趣在减退。不仅买方市场遇冷,不少平台也宣告关停。比如在腾讯幻核之前,6月27日,数字藏品平台予藏发布公告宣布关停业务并进行清退。7月3日,数字藏品平台赛博艺术和嘉熠元艺也分别公告称,收到当地有关部门通知,要求审核平台有关资质,并临时关闭市场。

元宇宙产业委、火大教育等机构共同发布的《2022上半年全球NFT数字藏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2年6月13日,入局数字藏品领域企业数量已达到589家,而交易用户总量仅300万人。一些企业在尝试数字藏品时,并不是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促进市场规模增长,而是通过大量发行同质化严重、良莠不齐的产品来实现扩张,用户规模却无法取得新突破,损害了市场可持续发展。

2022年2月18日,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《关于防范以“元宇宙”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》,指出存在不少编造虚假元宇宙投资项目、以元宇宙区块链游戏诈骗、炒作元宇宙房地产、从事元宇宙虚拟币非法牟利等违法犯罪活动。尽管数字藏品在风险性上远低于NFT,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。数字藏品在发行过程中关于内容审核、版权保护、数据安全的规则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。底层区块链技术贯穿数字藏品的整个生命周期,完整地提供了数字藏品的铸造、发行与流转全过程,底层技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。但现有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多种多样,并非每家公司在区块链技术方面都有深厚的积淀,如果相关智能合约代码不完善,就很容易被黑客钻空子,对项目进行攻击、盗取用户信息等。

竞争火热赛道打造高质量数字藏品平台亟不可待

急需打造高质量平台

为保证数字藏品行业安全、合规、可持续发展,需要针对数字藏品实施有效监管,其中数字藏品平台的规范和高质量打造是亟不可待的。

首先,应明确数字藏品的属性,为具体藏品是属于艺术品、纪念品、金融产品还是其他提出分类标准,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发行管理办法;其次,应明确平台资质要求,比如是否需要具备拍卖资质、艺术品经营活动备案或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等;此外,还应确立平台的监管义务,比如要求平台严格审核发布的数字藏品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,或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内容合规性进行审核等,确保数字藏品创作的正向发展。

目前,我国数字藏品主要是作为发展文化产业、促进文化创新的工具和成果,而绝非是一个金融产品,二级市场虽然能为平台带来短期高昂收入,但其中风险巨大且难以预测。让文化的归文化,金融的回金融,才是我国数字藏品市场的应有归宿。在这种趋势下,一些平台正在开辟高质量发展方向,向着长远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,如可创CreateSea强调数字藏品的原创性,将数字藏品结合知识产权认证,用实际的产品价值以及其衍生出的稀缺性来支撑数字藏品的价格,用底蕴吸引消费者,促进文化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良性互动。因此高质量平台的打造,只有更加尊重市场,尊重数字版权,尊重消费者才能帮助元宇宙企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,这也正是数字藏品市场的未来必由之路、发展方向。

本网站仅提供信息资讯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请遵守所在国家及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。